三问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 | 研究
- 有思想的行动者在这里相遇 -
本文节选自蓝煜昕、马倩雯、李可嘉执笔的《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报告》的第五章“推动公益慈善学历教育的路径选择”。
在其中,作者结合现状描述、问题分析和国际经验,针对中国高校公益慈善学历教育的推动提出了三个问题:
(1)哪些公益慈善人才应由高校学历教育来培养?或者高校学历教育要培养公益慈善人才的什么?(2)谁来驱动高校的公益慈善学历教育?(3)需要一个统一的学科发展路径还是自然的多元发展路径?
* 注:《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报告》开放共享,仅限非商业性使用,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
高校公益慈善学历教育
宏观定位的几个关键问题
蓝煜昕、马倩雯、李可嘉:《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报告》,2019,第85-88页
- 01 -
哪些公益慈善人才应由高校学历教育来培养?或者高校学历教育要培养公益慈善人才的什么?
这一问题关系到高校学历教育在公益人才培养体系中的目标定位。需要进一步回答:公益慈善行业到底缺少/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哪些人才是行业培训或短期教育项目不能提供或者高校教育能更好地提供的?这些教育目标又如何与高校的功能与体制契合?
第一,公益慈善行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或者期待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在不同场合听到公益组织说专业化不足或招不到合适的人,也已经有一些报告对公益人才的需求以及公益人才的胜任力模型进行了研究分析。但本报告作者认为目前我国高校的公益慈善/非营利组织管理教育潜意识地受到美国非营利组织管理教育(NME)路径的影响,并没有回答一个根本的问题:我们到底更需要高校培养的是通用型的非营利组织管理/领导人才还是领域型的专业人才(如社会工作、社区发展等)?并非所有的国家都像美国一样在高校选择或者形成了非营利组织管理教育(NME)这样一条主流话语或路径。例如非洲的非营利组织管理教育主要融合在发展研究(Development Study)教育中,欧洲大陆尤其南部欧洲是在社会经济(Social Economy)教育中,南亚和加拿大注重社区研究(Community Study)教育。即便在美国,在NME之前围绕医疗领域非营利组织在大学有专门的医院管理专业教育,围绕教育领域的非营利组织有教育管理专业教 育,NME是作为一种通用的非营利组织管理教育而出现的。
美国NME的逻辑实际上是对美国的职业教育(profession education)和管理教育 (management education)传统的自然发展,19世纪末的美国大学在一片争议声中出现了针对商业领域的工商管理教育,20世纪20-30年代针对公共事务领域出现了公共行政/管理教育,NME教育的出现实际上与第三部门概念的产生有很大关系,是针对第三部门的通用管理教育。中国第三部门的发展体量和特征是否最需要这样的通用管理教育?还是更需要发展面向主要领域、主战场的社会服务管理教育?或是其他选择?
第二,高校教育是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高校独特的优点在哪里?这个问题涉及到下面的谁来推动公益慈善教育以及高校教育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教育产品/课程的问题。并非所有国家的公益慈善或非营利组织教育都由高校提供,例如瑞典的非营利组织教育几乎都由行业内提供而非高校提供,而英国的非营利组织管理教育在经过最初十多年的发展后也向短期化、在线化课程转移,美国高校的非营利组织管理教育在世界范围来看是特例。所以我们一定要追随美国以大学为基础的(university-based)学历教育发展路径吗?高校教育除了理论性、系统性之外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是可以提供学历和学位认证吗?高校应该注重公益慈善人才的“知识-能力-价值“中的哪一部分培养?高校教育是否也存在一些缺点?
第三,公益慈善行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何与高校的功能与体制相契合?正如O' Neil所言,美国高校处于通识教育、职业教育和研究三股力量的拖拽当中;而中国高校处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股力量的拖拽中。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对高校来说的激励是什么?
- 02 -
谁驱动高校的公益慈善学历教育?
这个问题涉及到教育创新的动力以及高校和行业各自的角色,甚至发展路径。
本报告2.2.1中提出了办学的两种逻辑,即“高校逻辑”和“行业逻辑”。事实上如果对照美国非营利组织管理,我们正好可以看到其研究生教育以高校逻辑为主,本科生教育则以行业逻辑为主。研究生教育项目从一开始就是由高校教育创新者推动的,并经由NACC、NASPAA等这样的院校联合组织从“供给侧”极大地推动和普及了非营利管理教育NME的硕士项目。在这套逻辑中,非营利与志愿部门的研究与学术网络发挥了主导作用,非营利组织管理的话语也是由这个研究和知识生产网络塑造的,行业只在其中发挥支持作用。相反,以American Humanics为核心的本科生教育网络则是“需求侧”的行业主导推动的,AH联合了作为就业单位的公益组织和高校,通过自成体系的认证系统为行业提供订单式的人才培养。
在本报告的现状描述中,“高校逻辑”还主要是单个高校自身的创新逻辑,而不是“高校”作为“高校研究与教学网络”推动的创新逻辑;“行业逻辑”也还主要呈现在点上的创新。事实上,教育产品还有一种“需求侧”推动的场景,就是本报告2.2.1模式4中以社会创新、公益创业、跨学科知识传授为目标的公益慈善教育,它们是由受教育者的兴趣或知识需求推动的,我们不妨称之为“市场逻辑”;目前模式2职业教育也在尝试市场化路径,我们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归之到“市场逻辑“。
可见,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展存在“高校(及研究教育网络)驱动” “行业驱动” “市场驱动”三条路径,各自培养的人才类型可能不同,面临的制度、社会、经济环境和障碍也存在差异。例如“高校驱动”模式除了研究与知识生产网络的建设之外,还受到学科制度和高校制度的极大约束,需要在学科建设和制度上下大功夫;“行业驱动”模式可以另辟蹊径,学习AH模式,走社会认证和订单式培养道路,相对应的障碍较小,需要行业“使用者付费”,提前支付部分人才培养成本;“市场驱动”模式则主要受到需求侧的社会环境(社会认知)和行业发展环境的约束,需要更精准的人才培养定位(确保就业途径)和宣传推广。
- 03 -
需要一个统一的学科发展路径还是自然的多元发展路径?
这一问题涉及教育创新的路径选择和资源投入方向。
统一的学科发展路径有利于塑造学科共同体,有利于更好地影响政策与社会公众,有利于做标准化指引和教育教学模式推广;多元发展路径则保持体系的开放性与适应性。我们的公益慈善教育发展面临很多选择,包括:
(1)学科上:依托公共管理学科、社会工作学科、工商管理学科,潜在独立的公益慈善学科,以及潜在的其他新学科(如社会治理、社会服务);(2)学历层次上:研究生、本科、专科;(3)教育模式上:专修、兼修(二学位、辅修、认证项目等)或社会化的认证;(4)高校选择上:一流大学、地方大学、民办大学等。
上述选择的多元组合构成了非常多的发展路径。除了根据制度环境来进行选择外, 我们还需要考虑,是不是需要有一条主导路径?这条主导路径如何形成?或者从社会创新的角度讲,我们是不是应该有一个阶段概念?在第一阶段塑造原型需要多元化,第二阶段推广则要标准化?
从美国的公益慈善教育发展历程上来看,我们认为其整体呈现的是“一个主导+多元发展”的路径,这种路径并不一定是设计出来的,而是自然生发的。“一个主导”主要是以公共管理学科MPA为基础的大量非营利管理硕士项目,多元发展则包括AH的本科体系、工商学院围绕social enterprise发展的另一个方向、社会工作偏重的社会服务管理等,当然还包括城市研究、教育管理、医院管理等各个不在NME范围内的方向。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主导”,是民间的、院校的、标准化的力量而非政府行政的力量, 其受到“制度同型”规律的很大影响。还值得注意的是,NACC代表的是跨学科共同体, 超脱于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社会工作学科界限而存在。
上述信息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探讨框架,其核心观点在于:(1)我们要找到适合中国特征、体现本土性的公益慈善教育之路,而不是毫无意识地、潜移默化地照搬别 国经验;(2)我们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选定一个路径就可以塑造话语,从而影响制度和行业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未来的方向不完全是由过去或现在的条件、制度决定的, 而是可以创造的。END
在《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报告》发布后,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金锦萍和美国伟谷州立大学公共非营利和卫生管理学院助理教授李华芳,分别应邀对报告进行了评议。以下为他们的评议要点,原载于“敦和基金会”微信公众号(ID:dunhefoundation),希望能够进一步引发诸君对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的探讨:
金锦萍评议要点
(1)在中国整个公益慈善行业都在走向碎片化的当下,《报告》作为国内第一本关于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的系统性的研究成果,是基础设施中的基础,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公益慈善界非常需要这类有格局、有视野、有历史穿透力的资助。
(2)整体而言,报告本身框架合理,兼具国内与国际视野,资料丰富完整。但有些问题还需进一步论证和思考:
应不应该在中国大力开展慈善学历教育?学科建设与学历教育的关系是什么,二者是否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公益慈善学历教育是否能成为一个学科?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当下公益领域的人才需求到底是什么?到底什么样的教育能弥补人才缺口?学历教育能提供的独特人才是哪种人才?
(3)同时,建议公益慈善学历教育跟目前整体教育规律的探索做一些结合,本科阶段的培养需要尊重本科强调通识教育的规律;研究生教育空间大有可为,如MBA/MPA专业硕士的培养。
李华芳评议要点
我完全同意金锦萍老师说的《报告》的好处,由于时间较短,简单分享以下几点:
(1)公益慈善事实上是一个跨学科、多学科交叉的现状,不一定要创造一个统一的框架,多元学科的碰撞本身就能激荡出很多火花。学历教育发展相关研究的全景式扫描当然很重要,但是需要思考整个慈善学历教育到底为什么要开展,我们期待的结果是什么?我在美国任教这几年发现,很多来我们学校念硕士的同学,她的本科跟公益慈善关系不大。如果讲细分市场,肯定有一部分人有学历需求。但至少对美国的公益慈善从业者而言,专门做公益慈善的本科学位还是比较少的。
(2)慈善学历教育搭建在传统的MPA(公共管理硕士)或者MSW(社会工作硕士)两个方向的基础上,我认为也不能忽视MBA。商学院的很多技能如财务、运营、人才,尤其涉及管理方面,跟公益组织管理相关的技能有很大的相通之处,所以美国公益慈善人才还有很大的一块来源其实是商学院的毕业生。
(3)《报告》当中有一部分提到高校、行业和市场如何有机结合的问题。在这方面,美国也不算非常的历史悠久,因为整个公益慈善行业都处在不停演化的过程中。从趋势来讲,目前美国高校教师有一部分在提倡“为影响力而教”,他们不仅需要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文章,更强调他们的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力。同时需要社区、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进来,才能真正的定义什么是影响力。
《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报告》由敦和基金会资助完成,于2020年8月7日正式发布,是第一部系统描述中国高校公益慈善学历教育的发展历程、概貌和总体格局的研究成果。
点击上图,可阅读报告摘要;或,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报告全文。
相关阅读
陈越光:中国公益慈善教育存在三种失衡 | 《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报告》发布会综述 | 从知识生产角度看美国慈善研究与教育的学科建设:民间资本 | 慈善学历教育发展主要面临哪些挑战?需要设立本科吗?
欢迎探讨
对于《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报告》作者提出的前述三个问题,你有什么思考?你认为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究竟需要怎么样的人才?这些人才怎么来呢?欢迎写信分享你的思考与见解。
联系邮箱:xuhuitan@amity.org.cn
- 公益同人共建共享的思想交流平台 -